在基层治理中,“高效办成一件事”是民生期盼。全国多地多部门以创新举措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彰显基层治理的温度与效率。
■成都市武侯区:做好“加减法” 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成都市武侯区近年来坚持以“深耕善治”为导向,做好“加减法”推进基层治理,以高效能基层治理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清理社区工作多余负担,武侯区做好“减法”,减少不必要的证明,部分事项办理只需一张身份证或一本户口薄。
武侯区玉林北路社区政务服务事项从过去的100多项减为现在的60多项,证明事项明确为3项。
在推动街道社区聚焦主责主业的同时,武侯区做好“加法”,不断充实社区工作人员队伍。
■辽宁:“一站式”结算服务让商保患者实现“零跑腿”
近日,沈阳市的全秀晶女士来到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代母亲办理出院结算,她也是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推出商业保险“一站式”结算服务以来第一位受益者。
辽宁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积极推进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共享互通工作,沈阳、大连等市的一些医院近来陆续开通商业保险线上理赔服务,真正实现了商保患者“零垫付、零等待、零单据、零跑腿 ”。
■河南许昌:政务服务创新又“走心”
河南省许昌市以人脸识别技术实现政务服务“免证办”,群众刷脸即可办理40余项业务,免提交100多种证件。通过数据融合与流程再造,事项办理时间压缩超20%,大幅提升办事效率与满意度。
此模式重构办事流程,有效解决排队过号、无证件无法办理业务等痛点,显著提升办事效率与体验。其“小切口带动大应用”的实践,成功入选全国创新案例,成为“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样本。
■浙江湖州:从饭店后厨到外摆摊位 便民经济里的餐饮“新解法”
下午三点,在位于浙江湖州市吴兴区龙泉街道祥和社区旁的一家饭店门前,市民朋友们已经排起了长队。店员们将刚出锅的菜品陆续摆上户外的长桌,十几道菜品色香味俱全,路过的市民纷纷加入到选购的队伍中来。
该饭店以往专注于店内经营。如今,为符合老百姓家庭用餐需求,饭店在店外设立摊位,开拓起社区便民熟食外卖业务。
据饭店负责人介绍,在店外设立摊位并非简单的“摆摊”,而是品质餐饮的延伸。相关部门也将把好关,助力市场健康发展。
统筹:李杰 王健 李佳琳
编导:田甜
包装:夏勇
配音:蔡紫涵
综合新华社记者报道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